Posts

Showing posts with the label 生物 Biology

[科學閱讀][題本節錄] 肌肉痠痛不是因為乳酸堆積?!

Image
圖片來源: https://www.terrytalksnutrition.com/files/DOMS_Graphic.png   激烈運動後的肌肉痠痛是許多人曾有過的經驗,有時運動中途或剛結束時,肌肉有痠痛感,有時則是運動當天沒感覺,隔天卻肌肉痠痛。疼痛的成因常被解釋為肌肉長時間活動時,耗損過多ATP,同時氧氣供應不及,使得有氧呼吸無法進行,肌肉細胞未得到足夠的ATP,只好進行發酵作用,造成乳酸產生,進而刺激痛覺神經末梢,引起疼痛感。   然而最新研究顯示,乳酸的確會堆積,但在運動兩個小時之後,乳酸會降回原來的濃度。因此乳酸堆積的這個原因無法解釋為何運動後一天肌肉會開始痠痛。科學家經過一些研究後,認為有以下幾種可能:結締組織(韌帶、肌腱等)損傷、肌肉損傷、運動部位急性發炎等、後者的成因因來自激烈運動會導致肌肉組織液滲出且留在細胞外,造成肌肉局部水腫及疼痛,往往需要好幾天才能回收,也因此會持續疼痛數日。 (取自 學測周計畫 生物`)

[應用生物] 天之贈禮?生物資源發展優缺談(二)

什麼是生質能源( biomass energy; bio-energy )? 生質能源 是從 生物來源 的材料製成的 可再生能源 ( renewable energy made available from materials derived from biological sources ) ,也可說是從 生物質( biomass ) 中提取的能量,而生物質是能夠當做 燃料 或者 工業原料, 活著或剛死去的 有機物 。 石油、天然氣等化石燃料雖然是來自古老生物殘骸,但是因為其離開碳循環過久,不被認為是生物質。 生質能的出現形式與其利用? 生質能源的主要形式有 生質柴油( biodiesel ) 、 生質酒精(生質乙醇, bioethanol ) 、 沼氣( biogas ) 等。 舉例來說,玉米、高粱、稻稈等,利用 發酵作用 ,可將其中之 醣類 轉為 生質酒精 ;花生、油菜籽等 含油量高 的作物,與 醇類 作用後產生之 酯類 ,燃燒特性與柴油相近,是為 生質柴油 ; 沼氣 可由一般的有機垃圾(如:廚餘、排泄物、農業廢棄物 … 等),在厭氧環境下經微生物分解產生。 除了常聽到的上述幾項,還有 生質氫( biohydrogen ) …  等各式各樣的使用型態。 生質能源有那些優缺點? 理論上,生質酒精不會增加空氣中碳的含量,生質柴油燃燒較一般汽油完全,可減少懸浮微粒、與一氧化碳之排放。沼氣主要成分是甲烷、二氧化碳 ...  等,可燃成分單純,燃燒條件容易控制且熱能值高,可以有效燃燒。 然而,生質能源的利用不一定帶來的都是正面影響。 生質酒精吸水性強 ,會間接或直接的 腐蝕排氣管 。 生質柴油 的原料來源大都是 糧食作物 ,在「 與人搶糧 」的狀況下,勢必不利糧食供給,威脅貧窮人口;而若開墾新農地,則會破壞生態環境; 沼氣 屬於 溫室氣體 ,生產過程外洩恐造成溫度上升與空汙。 總結來說,生質能的開發是未來的趨勢,但是目前還有許多問題等待我們去克服與改良。 參考書目  /  網站 1.  李家維主編( 2014 )。應用生物(全)。龍騰文化出版。 2.  鄭湧涇、林金盾等主編( 2016 )。普通高級中學應用生物(全)。康熙文化出版。 3....

[應用生物] 天之贈禮?生物資源的優缺點(一)

The Gift from Nature? Advantages & Disadvantages of Bioresources Development 化石燃料是我們人類目前最重要的一種能源,但是在人類的毫無節制的使用下,地球的存量就快「見底」了,再者,化石燃料的開採與使用皆嚴重破壞環境、傷害地球,於是開始有人在推動新型能源:包括 再生能源 、 生質能 等。 什麼是生物資源( biorersourse )? 要知道什麼是生質能源,就必須先知道什麼是生物資源了。根據不同定義者,定義會有所不同。翻了一些台灣不同版本的高中教科書,每個版本的說法都不太一樣,但是大致可以歸類出以下共同處:對人類 有用處 、 源自於生物 、 非石油 。 BioresourceInnovation ( BRI )將其定義為 人類可利用之源於生物的非石油資源 ( nonfossil biogenic resources which can be used by humans ), 初級生物資源( Primary Bioresources ) 由 農業 、林業、牧業或採集、狩獵 等而產生。目的是為了 產生大量糧食 、 製作工具 或 生產能源 (註:指 生質能 );「原始初級資源」主要屬植物或動物。剛收成未經加工的作物與剛屠宰的動物屬原始初級資源。加工過的初級資源不屬於原始初級資源, 但附加價值最高,加工後會成為所謂的「主要商品」。 次級生物資源( Secondary Bioresources ) 可能在初級 加工 時產生,或是在工業過程加工中以 副產物 或 殘留物 的方式出現,也可能在維護綠地時產生。 有以下特點:出自初級材料、少量其他物質、大量產生,像是廚餘(工業的)。可受物理性、化學性、生物性分解。其他的生物資源還包括使用過的廢棄物啊 … 等等。如果單純以 BRI 的定義來說,就連 微生物 、 遺傳資源 、 生態系 … 等,都能算是生物資源。所以有哪些實例算是生物資源呢? 生物資源的例子有哪些? 不只像是台灣一般人印象中的廢水、生物排泄物、漂流木、廚餘 ... 等等這種感覺就是廢棄物或是感覺聽起來就很「綠能」、很「再生」的東西,就連我們...

[生物] 細胞的構造

〈細胞的構造〉 地球上的生物皆由細胞所組成,可分為「 單細胞生物 」與「 多細胞生物 」。單細胞生物單以一個細胞就能呈現完整的生命現象, 多細胞生物 在胚胎發育過程中 分化 出不同的功能,且能互相 合作 。 一般細胞的大小約為1 ~ 100微米 ( μm),按構造及演化的來源可區分為「 原核細胞 」及「 真核細胞 」兩種。     ***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分別***   i. 缺乏 核膜 ,遺傳物質DNA散佈於細胞質中。   ii.沒有胞器, 缺乏膜狀構造 ,只有核糖體。   iii. 原核細菌 的 細胞壁 主要由 肽聚糖 組成,與 植物 由 纖維素 組成的細胞壁不同。   ==>細胞核的有無並非判斷是否為原核細胞的唯一標準。     .原核細胞 (prokaryotic cell)   構成 原核生物界 (Monera)     (一)原核細胞(細菌)構造模式圖   .構造:   細胞膜 (plasma membrane): 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  細胞質 (cytoplasm): 膠狀、半流體狀,內含 細胞質液 (cytosol) 。   細胞壁 (cell wall): 主要由 肽聚糖 組成,具保護效果。   類核體 (nucleoid): 又稱 染色質體 , 是沒有由核膜包圍的細胞核。內含 染色體 (chromosome) , 多由一條 環狀DNA 摺疊組成, 無纏繞組織蛋白 ,不組成 核小體 ( Nucleosome) 。   核糖體 (ribosome): 負責合成蛋白質。         .真核細胞 (eukaryotic cell)   構成 原生生物界 ( Protista) 、 菌物界 (Fungi) 、 植物界 (Plantae) 和 動物界 (Animalia) 。        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