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s

Showing posts with the label 中文 Chinese

[中文閱讀] 孔乙己

魯迅《孔乙己》   魯鎭的酒店的格局,是和別處不同的: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櫃臺,櫃裏面豫備着熱水,可以隨時溫酒。做工的人,傍午傍晚散了工,每每花四文銅錢,買一碗酒,——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,現在每碗要漲到十文,——靠櫃外站着,熱熱的喝了休息;倘肯多花一文,便可以買一碟鹽煮筍,或者茴香豆,做下酒物了,如果出到十幾文,那就能買一樣葷菜,但這些顧客,多是短衣幫,大抵沒有這樣闊綽。只有穿長衫的,纔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裏,要酒要菜,慢慢地坐喝。   我從十二歲起,便在鎭口的咸亨酒店裏當夥計,掌櫃說,樣子太傻,怕侍候不了長衫主顧,就在外面做點事罷。外面的短衣主顧,雖然容易說話,但嘮嘮叨叨纏夾不清的也很不少。他們往往要親眼看着黃酒從罎子裏舀出,看過壺子底裏有水沒有,又親看將壺子放在熱水裏,然後放心:在這嚴重監督下,羼水也很爲難。所以過了幾天,掌櫃又說我幹不了這事。幸虧薦頭的情面大,辭退不得,便改爲專管溫酒的一種無聊職務了。   我從此便整天的站在櫃臺裏,專管我的職務。雖然沒有什麼失職,但總覺得有些單調,有些無聊。掌櫃是一副凶臉孔,主顧也沒有好聲氣,教人活潑不得;只有孔乙己到店,纔可以笑幾聲,所以至今還記得。  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。他身材很高大;青白臉色,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;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鬍子。穿的雖然是長衫,可是又髒又破,似乎十多年沒有補,也沒有洗。他對人說話,總是滿口之乎者也,教人半懂不懂的。因爲他姓孔,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「上大人孔乙己」這半懂不懂的話裏,替他取下一個綽號,叫作孔乙己。孔乙己一到店,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,有的叫道,「孔乙己,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!」他不回答,對櫃裏說,「溫兩碗酒,要一碟茴香豆。」便排出九文大錢。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,「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東西了!」孔乙己睜大眼睛說,「你怎麼這樣憑空汚人清白……」「什麼清白?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,吊着打。」孔乙己便漲紅了臉,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,爭辯道,「竊書不能算偷……竊書!……讀書人的事,能算偷麼?」接連便是難懂的話,什麼「君子固窮」,什麼「者乎」之類,引得衆人都鬨笑起來: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。   聽人家背地裏談論,孔乙己原來也讀過書,但終於沒有進學,又不會營生;於是愈過愈窮,弄到將要討飯了。幸而寫得一筆好字,便替人家鈔鈔書,換一碗飯喫。可惜他又有一樣壞脾...

[中文閱讀] 史記 孔子世家贊

自 司馬遷 《史記.孔子世家》 [原文] 太史公曰:《詩》有之:「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」雖不能至,然心鄉往之。余讀孔氏書,想見其為人。適魯,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,諸生以時習禮其家,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。天下君王至於賢人衆矣,當時則榮,沒則已焉。孔子布衣,傳十餘世,學者宗之。自天子王侯,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,可謂至聖矣! [注釋] || 「高山抑止」一句:《詩經》:「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四牡騑騑,六轡如琴。覯爾新昏,以慰我心。」 || 高山: 喻道德之高也。 || 止︰語助詞,有竭盡之意。 || 景行︰偉大的德行。 || 鄉︰同「嚮」。 || 仲尼︰孔子字。 || 廟堂︰宗廟也。古時大夫以下,不得稱宗廟,故曰廟堂。 || 諸生︰指學官弟子。 || 以時︰合於時令。 || 低回︰留戀徘徊。 || 六藝︰六經,即詩、書、易、禮、樂、春秋。 || 折中於夫子︰謂以孔子的中庸學說為標準。 [譯文] 太史公說:「詩經上有一句話說:『高大的山是可以令人瞻望的,光明正大的德行,是可以讓人遵循效法的。』」我們偉大的孔子也就像這樣崇高,雖然我們無法追得上,但卻一心企慕著呢!我讀孔子的書,想見他的為人。到了魯國,參觀孔廟,和他遺留下來的車服禮器,學生按時到這裏來學習禮儀,我徘徊流連, 竟拾不得離去。「天下的君王和歷代賢能之士實在是太多了,他們在世時固然榮耀,但死後 也就什麼都没有了!孔子是一介平民,卻傳了幾十代,讀書人都崇奉他。從天子 王侯,到全國講六經的人,都以夫子為準則。真可謂至聖了。 內容自   http://blog.xuite.net/winya11/wretch/122513010-%E5%8F%B2%E8%A8%98%2F%E5%AD%94%E5%AD%90%E4%B8%96%E5%AE%B6%E8%B4%8A\

[中文閱讀] 謝安居東山

自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.排調》 [原文] 「初,謝安在東山居 ,布衣。時兄 弟已有富貴者,翕集家門,傾動人物; 劉夫人戲謂安曰 :「大丈夫不當如此乎?」謝乃捉鼻曰:「但恐不免耳!」 [注釋] || 布衣: 平民。《韓非子.五蠹》:「 布衣 相與交,無富厚以相利,無威勢以相懼也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三○回:「攸慌扶起曰:『公乃漢相,吾乃 布衣 ,何謙恭如此?』」 || 翕: 聚集,音ㄒㄧˋ。南朝宋.劉義慶《世說新語.排調》:「 翕 集家門,傾動人物。」 [譯文]  開始時,謝安居住於東山,平常穿著粗布衣服。當時他的兄弟之間已經有人相當富貴,兄弟們都聚集在他們的門庭中,是轟動的人物 。劉夫人開玩笑地對謝安說:「大丈夫不就是要如此嗎?」謝安便掩著鼻子說:「 只怕難免吧」!  註:謝安雖然屢屢不願出山,但當時的士大夫卻都對他寄予很大的期望 ,以至時常有人說:「安石不肯出 ,將如蒼生何?」他的妻子劉氏是名士劉惔的妹妹,眼看謝氏家族中的謝尚、謝奕、謝萬等人一個個都位高權重,只有謝安隱退不出,曾 對謝安說:「夫君 難道不應當像他們一樣嗎?」謝安 掩鼻答道:「只怕難免吧。 」果然,升平三年(公元359年)發生謝萬被廢黜事件,終於迫使謝安步入仕途。

[中文閱讀] 呂安題鳳

自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.簡傲》 [原文] 嵇康 與呂安善,每一相思,千里命駕。安後來,值康不在,喜出戶延之,不入。題門上作「鳳」字而去。喜不覺,猶以為欣,故作「鳳」字,凡鳥也。 [注釋] || 嵇康: 人名。(西元223~262)字叔夜,三國魏譙郡(今安徽省亳縣)人。博學有奇才,不與世俗同流。官至中散大夫,故世稱「嵇中散」。好老、莊之學,擅四言詩。與山濤、阮籍等人為友,世稱「竹林七賢」。後為司馬昭所害死。著有〈養生論〉、〈聲無哀樂論〉、〈琴賦〉等。 || 善: 親 善 、交好。《左傳.隱公六年》:「親仁 善 鄰,國之寶也。」《後漢書.卷七○.孔融傳》:「與蔡邕素 善 。」 || 安: 乃、於是。《荀子.仲尼》:「委然成文,以示之天下,而暴國 安 自化矣。」 || 喜:嵇喜,人名。 [譯文] 嵇康和呂安很友好,每一想念對方,即使相隔千里,也立刻動身前去相會。後來有一次,呂安到來,正碰上嵇康不在家,嵇喜出門來邀請他進去,呂安不肯,只在門上題了個“鳳”字就走了。嵇喜沒有醒悟過來,還因此感到高興。之所以寫個鳳字,是因爲它分開來就成了凡鳥。 [引申] 呂安題鳳: 呂安 訪嵇康不遇,卻碰見俗不可耐的嵇喜,因此只在門上題了「鳳」字便離去。因鳳字可拆為凡鳥,用以譏笑嵇喜凡庸。見南朝宋.劉義慶《世說新語.簡傲》。後比喻造訪不遇。明.許自昌《水滸記》第一八齣:「須知子猷訪戴步蹁躚,誰知 呂安 題鳳惜留連?」

[中文閱讀] 王戎責衣

自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.儉嗇》 [原文] 王戎儉吝,其從子婚,與一單衣,後更責之。 [注釋] || 從子:姪兒。 《左傳.襄公二十八年》:「衛人立其 從子 圃,以守石氏之祀,禮也。」《聊齋志異.卷一.青鳳》:「耿有 從子 去病,狂放不羈。」 從,音ㄗㄨㄥˋ。 || 責: 要求、索取。如:「 責 求」。《左傳.桓公十三年》:「宋多 責 賂於鄭。」 [譯文] 王戎很吝嗇,他的姪兒結婚,只送一件單衣,過後又要回去了。

[中文閱讀] 司徒王戎既富且貴

自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.儉嗇》 [原文] 司徒王戎,既富且貴,區宅、僮木、膏田、水碓之屬,洛下無比。契疏鞅掌,每與夫人燭下散籌算計。 [注釋] 區宅:房屋。 僮牧:奴僕。 膏田:肥沃的田地。 水碓:利用水利舂(ㄔㄨㄥ)米的器具。碓,音ㄉㄨㄟˋ。 契疏:契約、帳簿。 鞅掌: 煩勞、忙碌。《詩經.小雅.北山》:「或棲遲偃仰,王事鞅 掌。」 [譯文] 司徒王戎,既顯貴,又富有,房屋、僕役、良田、水碓之類,洛陽城裏沒有人能和他相比。契約帳簿很多,他常常和妻子在燭光下擺開籌碼來計算。

[中文閱讀] 東阿七步成詩

自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.文學》 [原文] 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,不成者行大法。應聲便為詩曰:「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為汁。萁在釜下然,豆在釜中泣。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」帝深有慚色。 [注釋] || 義帝:魏文帝曹丕,曹操之子,逼迫漢獻帝讓位,自立爲帝。 || 東阿王:曹植,字子建,曹丕的同母弟,天資聰敏。是當時傑出的詩人,曹操幾乎要立他爲太子。曹丕登帝位後受壓迫。一再貶爵徙封,後封爲東阿王。 || 大法:大刑,重刑,這裏指死刑。 || 漉:過濾,讀做ㄌㄨˋ。 || 菽:豆類的總稱,讀做ㄕㄨˊ。 || 萁:豆莖,讀作ㄑ一ˊ。 || 然:燃。 [譯文] 魏文帝曹丕曾經命令東阿王曹植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詩,作不出的話,就要動用死刑。曹植應聲便作成一詩:“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爲汁。箕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;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”魏文帝聽了深感慚愧。

[中文閱讀] 何平叔面至白

自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.容止》 [原文] 何平叔美姿儀,面至白。魏明帝疑其傅粉,正夏月,與熱湯餅。既啖,大汗出,以朱衣自拭,色轉皎然。 [注釋] || 何平叔:何晏,字平叔,南陽宛縣人。 || 至:非常。 || 魏文帝:曹丕(187年-226年6月29日),字子桓,三國時期曹魏 的開國皇帝。  || 傅:抹、擦。 || 啖: 噉,讀做 ㄉㄢˋ。吃。 [譯文] 何平叔姿態儀容十分美麗,面色極為白皙,魏文帝懷疑他臉上搽了粉;正當夏季時節,給他熱湯餅吃,何平叔吃完之後,出了一臉大汗,他用大紅色的衣服揩拭,臉色變得更加光亮潔白。 [引申] 面如傅粉

[短文試寫] 文明的利器及破壞者:自動販賣機

大約在十八末、十九世紀初,工業革命在英國正如火如荼的進行。自瓦特改良蒸汽機以來,英國施行專利法,促進技術與思想的革新,自動販賣機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了。 技術傳到了美國,自動販賣機的開始蓬勃發展,大量資本和廣大市場,造就了其成為現在自動販賣機總數最多的國家。 1902 年,美國更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個無人餐廳,強大的科技感與未來主義,馬上刺激到位處東亞的日本。 回到二十世紀初,當時極力脫亞入歐的日本,就像是好奇的小寶寶,全盤吸收西方那些新奇的玩意,當然自動販賣機也不例外;最早的它出現在東京郵局販賣明信片和郵票,隨即引發連鎖效應,販賣菸酒、飲料等的自動販賣機陸續出現,百科全書、新語辭典也成了熱門產品,可見日本民眾渴望新知、新技術的強烈,也就在這樣的情況下,自動販賣機迅速攻占了全日本,成為全球自動販賣機對人密度最高的國家。 當然這蓬勃發展的商機,嚴重威脅到了傳統零售業的生存,人們贏得了「簡單投幣即能滿足各類欲求」,卻失去了人與人互動的機會,沉沒在忙碌的都市生活裡。人們追到了未來,捨棄了過去,獲得了便利,卻失去了更為重要的某些東西。大概就是因為這樣,日本學者鷲巢力才會形容販賣機「既是文明的利器、又是文明的破壞者」吧!

[短文試寫] 思考人與河流:藍色公路之旅

大河總是滋潤著大地、帶著肥沃的土壤,孕育出豐富 的生物, 也 誕生出一 次 又一 次興盛的人類文明,城市由此誕生,不過為了防洪,人們築了高牆,阻隔了洪患,卻也阻隔了人類與河流的親近。   早在漢人來臨之前,淡水河流域內的人們,即已 利用艋舺 往來於河上;在漢人來了之後河運的價值更是大大的被利用,在清朝統治期間,淡水河無疑為台灣帶來了不少財富,由於商業的興盛,在中上游的部分支流流域成了物資集散的地方,帶動當地的開發,  艋舺、新店、大稻埕等地因此陸續興起; 河水滋潤了盆地,帶來了沃土,農業的興起,使人口開始集中,加速了這裡社會的發展 。   台灣開始工業化之後,人們的生活水準稍微上升了一點,脫離農業的人們不再依戀河水,加上河道的逐漸淤積,淡水河終究是被遺棄了。於是,河邊豎起了一 排排高牆,立起了一 座座煙囪 、橫下了一條條排水管,工廠吸乾每一滴淨水,吐盡每一分廢棄物,人們榨乾了每一寸日積月累的土地精華,倒進了每一方 渾屯汙濁的人為垃圾,最後 ,留下了一條汙濁的淡水河......   如今,終於有些人們發現人類的「忘恩負義」,開始主張環保、親水。 河濱公園的興起、親水公園的興建,原先站在的起點 是好的,但是其真正的效果 真的有出來嗎?河濱公園成了大家的自行車場,看似搏得了大家的喜愛,每年投入大量的經費整治、規劃,但是河依舊只是一旁的風景而已;親水公園起初吸引不少遊客,但是到了現在遊客已削減不少,縱使是有人去的地方,也皆淪落在貪婪商人的虎口之中。河與人,最後還是走到了這一步路,其之間的親近是很難再回來了,縱使有環保和愛好自然人士在一旁站台,也都變成政客手下的棋子,如果沒有老師和這次的遊河,我大概也不會想到這些吧!  

[中文閱讀] 柳宗元如知此境 大概會視播州如天上吧!

(作者:郁永河) (《裨海紀遊.卷中》節錄)   自臺郡至此,計觸暑行二十日,兼馳凡四晝夜,涉大小溪九十有六;若深溝巨壑,峻坡陡崖,馳下如覆、仰上如削者,蓋不可勝數。平原一望,罔非茂草,勁者覆頂,弱者蔽肩,車馳其中,如在地底,草梢割面破項,蚊蚋蒼蠅吮咂肌體,如飢鷹餓虎,撲逐不去。炎日又曝之,項背欲裂,已極人世勞瘁。   既至,草廬中,四壁陶瓦,悉茅為之,四面風入如射,臥恆見天。青草上榻,旋拔旋生。雨至,室中如洪流,一雨過,屐而升榻者凡十日。蟬琴蚓笛,時沸榻下,階前潮汐時至。出戶,草沒肩,古木樛結,不可名狀;惡竹叢生其間,咫尺不能見物。蝮蛇癭項者,夜閣閣鳴枕畔,有時鼾聲如牛,力可吞鹿;小蛇逐人,疾如飛矢,戶閾之外,暮不敢出。海風怒號,萬籟響答,林谷震撼,屋榻欲傾。夜半猿啼,如鬼哭聲,一燈熒熒,與鬼病垂危者聯榻共處。以視子卿絕塞、信國沮洳為何如?柳子厚云:『播州非人所居』;令子厚知有此境,視播州天上矣。 [翻譯]:   從台南府到這 裡,估是接觸酷暑走了二十幾天。兼程趕路走了整整四天,越過了總計九十六條大小溪流;至於那些深溝巨谷、峻坡陡崖,往下馳走彷彿要翻覆、向上行卻又彷彿走在削尖的陡坡上的地形,多到不可勝數。 往平原望去,無非茂草一片,長得高高的茂草壓覆在我們的頭頂,長的小的莽草也能遮蔽我們的肩膀,牛車奔馳在裡面,好像走在地裡頭,莽草的末梢割破了人的臉面與頸子,蚊蚋蒼蠅吸吮吾人的肌膚,好像饑鷹餓虎,撲打它們也趕不走。大太陽又曝曬人身,項背就像要被撕裂了,如此,已經窮盡了人世的勞瘁了。到了目的地以後,在草屋中,四壁本來應該有磚瓦的,卻全都用茅草蓋成,因此四面的風很容易就滲入裏面,睡覺的時候還能見到天空。青草長到了睡榻上,拔了又生。雨一到,室內彷彿一片洪流,一下過雨,木屐就浮到床榻上,這樣的情況有十天。蟬和蚯蚓鳴叫聲如笛,時常在床榻下叫得很激烈,台階前潮汐時刻都會來到。一走出戶外,長草遮到肩膀,古木糾結,難以形容其形狀;況且還有惡竹叢生在戶外,叫人看不到咫尺前的東西。還有在頸子上長了瘤的蝮蛇,在夜間的枕頭旁邊咯咯鳴叫,有時鼾聲好象牛叫,可以吞掉一隻鹿;小蛇還能追逐行人,快得像飛射的箭;屋子之外的區域,黃昏時就不敢再走出去。這裡的海風怒號,萬籟也跟著響應起來,於是森林溪谷都被震撼,房屋臥榻就要傾倒。還有半夜猴子的叫聲,好像鬼的哭聲,在一燈熒熒下,還要與罹患怪病的...

[國文講座] 2017.12.07 新型國寫寫作策略-知性文章的書寫-2

接續上次的內容,想要作文拿分,除了想要題目要看仔細以外,也需要精闢的分析。

[國文講座] 2017.12.07 新型國寫寫作策略-知性文章的書寫-1

地點:台北市立中崙高中B1國際會議廳 內容擷取、改編自 景美女中 陳嘉美 講者之語

[新詩試寫] 鳥

[生活文章] 健康、環境與經濟的戰爭:霾害

近年來,由於經濟的進步、生活水準的上升 ,還有 環保、環境汙染相關的知識普及,再加上工業的成熟、蓬勃發展,「霧霾」一詞越來越常出現在各大新聞或媒體版上,但是其實「霧」與「霾」指的是完全不同的物體。   霧, 是水氣在空中凝結成的一群小水珠,雖影 響視線,但對人體影響較小;霾,是在空中的一群懸浮物質或微粒,屬於一種空氣汙染,不但嚴重影響能見度,還會誘發許多呼吸道的疾病、心血管疾病、甚至是肺癌 !然而因為工業發展需求和交通排放,在世界上從 許多大城市乃至國家,都對霧霾束手無策。   世界級的大城市────北京,就深受此苦。早期北京當局認為霧霾的成因,是因為 農夫們燃燒秸桿,以至於北京城的天總是灰的,後雖明令禁止了,卻成效不彰, 這個問題 就這樣一直困擾歷屆 的市長們 ;2013年 ,為了能有效的「打擊」霧霾,北京建立了空汙預警系統,在不同程度的汙染程度下,不同程度的限制一些「排放」行為,但是效果依然不是很好 ;2015年,中國在一年內就發布了史上第一次和第二 次的紅色預警,同年,《穹頂之下》紀錄片的釋出,更讓全世界的人們真正開始意識到「霧霾」的嚴重 性。   雖然 北京 擁有全世界數一數二嚴格 的 與 空汙相關 規定及標準,但仍效果不彰,主要 原因 有幾點: 標準的執行不佳、對不達標企業 的處置、及一些自然因素;像是污染商的搬遷,不從根本────讓企業自己治理達標下手,而讓其遷移,只是移動汙染染源罷了,偏偏霧霾的汙染源有極大部分是來自於外地,再加上風向的「配合」,使得原本就多人、少綠樹的北京「霧霾」的嚴重性有越趨惡化的趨勢。   事實上,相同的情況正在全世界各地 撥放著 。一直以來人類於 發展過程中 不斷衡量 經濟與環境的重要性,如今在全世界「拚經濟」的情況下, 看來一時是無法阻止霧霾的惡化了。